新华网北京5月15日电(高欣)5月15日,由中国信息协会与新华网联合主办的“AI重构产业链·资本激活新动能——A股产业互联网平台公司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汇聚了来自政府、协会、机构、企业等各界人士,共同探索如何进一步推动产业互联网行业做大做强。
活动现场。新华网 肖寒 摄
中国信息协会会长王金平在致辞中表示,研讨会聚焦产业互联网平台上市公司。在一个垂直行业里,能够出现近40家上市公司,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而且还有很多平台正处于递表或上市培育阶段。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文件对数字经济的表述从以前“数实融合”转变为“实数融合”,更强调实体经济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实现自我提升和创新发展,这也让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战略地位更加突显,二十届三中全会更是把“发展产业互联网平台”列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任务。从政策环境看,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从去年开始,协会全力支持产业互联网分会打造产业互联网板块的影响力。一方面,借助协会平台,让更多产业互联网企业被看到、价值被认可,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包括去年联合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开展的产业数据要素调查,到最近启动的年度价值效益指数研究等等。
新华网党委常委、董事、副总裁杨庆兵在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是一次洞察产业互联网新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会议搭建了一个很好地推动产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题,也是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要求,会议通过聚焦高质量发展,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提升产业互联网平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互联网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
在主旨报告环节,围绕产业互联网分会和新华网联合发布的《A股产业互联网平台上市公司洞察》报告,中国信息协会产业互联网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健进行了解读,他表示,产业互联网平台是畅通各产业链市场的“高速路网”。其中一条价值主线是利用采购及服务规模效应和供需匹配网络效应,实现供——连——需效率提升。目前产业互联网平台覆盖41家上市公司,其中A股18家、港股12家、美股12家。根据中国信息协会产业互联网分会产业互联网平台上市公司数据库数据,平台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表现良好,企业价值呈现营收稳健增长,盈利显著改善的局面。此外,市场波动环境下,产业互联网平台上市公司展现出较强的抗波动能力,整体市值跌幅较小或保持小幅度增长。未来,平台将深耕产业,从交易流通环节切入数字供应链,完成价值第一层跃升,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链数字化变革,完成价值第二层跃升,通过深度融合,促进全球产业智慧互联,完成价值第三层跃升。从社会价值角度,平台将推动供应链数字化和绿色转型,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静在发言中表示,上海钢联采用领先的大数据算法技术+可视化分析手段,对卫星影像数据、航运数据情报、船舶AIS信号、港口数据库及货品信息库加以整合剖析,为用户提供频次高、覆盖广、有深度的数据驱动解决方案,辅助用户及时洞察市场动态。
对于数字化场景的应用,国联股份高级副总裁、涂多多CEO刘斋在会上表示,国联股份的战略平台,科技数据在平台上如何通过交易到交付到生产到链接,科技就是在交易交付生产层面,都需要数字化场景的支撑,技术的支撑,最后是数据的沉淀。
中信建投投资银行业务管理委员会高级副总裁肖丹晨在会上表示,产业互联网的企业往往会深耕一个行业,聚焦行业的优势是能够针对行业用户的痛点提供服务,劣势就是向其他行业的延展性较差,所处的行业规模就会限制产业互联网企业的业务规模,这就带来一个规模的问题,拟上市企业需要对照目前各个板块的上市标准制定上市计划。通过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可以做大做强,通过内生和外延双通道发展,目前的政策环境给上市公司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一方面鼓励并购重组,另一方面IPO上市数量有所减少,大量企业考虑采用并购的方式退出,希望上市公司能够把握住这个机遇,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签约仪式现场。新华网 肖寒 摄
会上,中国信息协会产业互联网分会和新华网上市公司研究院签署框架合作协议。此次签署框架合作协议,体现了双方响应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助力产业互联网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的关键举措。